百日咳的症状

百日咳的症状

百日咳:一种需高度重视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Bordetella pertussi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随深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如果未能及时治疗,病程可能持续数月,因此被称为“百日咳”。

病因与传播方式

  • 病原体:百日咳杆菌是一种只能在上呼吸道黏膜中生长繁殖的细菌,对外界环境的生存能力较弱。
  • 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包括典型病例和轻型病例。
  •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咳嗽时释放的飞沫在病人周围约2米范围内都有可能被吸入。
  • 间接传播:由于百日咳杆菌在体外迅速死亡,通过衣物、用具等间接传播的可能性较低。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对百日咳易感,尤其是婴幼儿。由于母体在妊娠期间无法通过胎盘传递百日咳抗体给胎儿,新生儿一出生即可能感染。年龄越小,病情越严重,死亡率也越高。患过百日咳后通常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二次感染的情况极为罕见。

百日咳的症状及病程

1. 潜伏期

感染后症状通常在1~2周内出现。

2. 初期症状

早期症状类似普通感冒,包括流泪、流涕、咳嗽和低热,难以区分。

3. 痉咳期

  • 通常在发病后1~2周进入痉咳期,表现为典型的剧烈痉挛性咳嗽。
  • 每次发作可能连咳十几声甚至几十声,伴随面红耳赤、涕泪交加、舌外伸,最终咳出大量黏液。
  • 咳嗽后常因大力吸气而发出类似鸡鸣的吼声,一天内可发作数次至30~40次,夜间尤为严重。
  • 3个月以下的婴儿可能表现为阵发性屏气、青紫、窒息,甚至出现全身痉挛、意识丧失或死亡。

4. 恢复期

痉咳期通常持续5~6周,部分病例可长达3个月。随后咳嗽逐渐减轻,进入恢复期,持续约2~4周。但部分患儿在病后半年内仍可能出现发作性痉挛性咳嗽。

百日咳的严重性

百日咳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尤其对婴幼儿威胁极大,可能导致生命危险。因此,需高度重视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预防与治疗

  • 预防:接种百日咳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 治疗:早期诊断和抗生素治疗可显著缩短病程并减少传播风险。

结论

百日咳是一种需高度重视的呼吸道传染病,早期预防与及时治疗是降低其危害的关键。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