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罗圈腿是什么原因

婴儿罗圈腿是什么原因

婴儿罗圈腿的成因、判断、预防及注意事项

罗圈腿的危害

婴儿罗圈腿影响美观,若婴儿时期未纠正,长大后可能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罗圈腿的成因

  1. 缺钙所致:婴幼儿O型腿常见原因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若不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钙盐不足,骨骺增生的软骨不能正常骨化,原有骨质脱钙吸收,骨质软化,无法耐受重力,膝关节周围韧带松弛,失去对骨的支持保护,导致小腿骨弯曲变形,形成O型腿。
  2. 营养不良所致:婴幼儿生长发育快,对营养素需求大。身体发育时期,因营养不良或肠道疾病等致钙磷等营养元素缺乏,会造成骨骼发育障碍、骨变形或关节软骨发育不良,出现膝内翻,逐渐形成O型腿。
  3. 长期不良姿势诱发:长期不良姿势和用力习惯使关节肌肉力学失衡。如过早让孩子站立或坐学步车、不正确的坐姿蹲姿或长期跪坐,都可能造成O型腿。此外,青少年和幼儿因特殊习惯,骨骼受特定方向肌肉拉力长期作用也会变形,如双腿长期夹持物品、骑马等活动。

正常情况易误判为O型腿

  1. 生理性弯曲:胎儿在子宫内全身盘曲,出生后小腿无法伸直,呈“O”型,医学上称生理性弯曲,6个月到1岁会逐渐变直。家长用捆绑法矫正不可取,会影响孩子髋关节正常发育。
  2. 暂时性小腿弯曲:1岁左右小儿学走路,下肢不能很好负重,出现暂时性小腿弯曲,无佝偻病表现,一般2 - 3岁恢复正常。但小腿严重弯曲则是病态,需就医检查矫正。

判断孩子是否罗圈腿的方法

让宝宝仰卧,双手轻轻拉直双腿向中间靠拢。正常情况下,两腿靠拢时双侧膝关节和踝关节应并拢,有间隙需重视,带孩子就医。若双侧膝关节和踝关节间隙超10厘米,很可能是罗圈腿,应马上就诊,治疗原发病同时进行骨科矫正治疗。一般1岁以上儿童两足跟并拢,两膝关节距离3厘米以下为轻度,3厘米以上为重度。

罗圈腿的预防

预防罗圈腿,幼儿时期应注意预防佝偻病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总之,了解罗圈腿的形成原因和预防方法,家长可尽量避免宝宝出现罗圈腿。参考权威站点来源:医学专业知识综合整理。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