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发作会咬人吗

狂犬病发作会咬人吗

狂犬病:症状、潜伏期及发作特点详解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咬伤或抓伤传播。该病一旦发作,死亡率接近100%,因此预防和早期识别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狂犬病的潜伏期、症状及其发作特点。

狂犬病的潜伏期

狂犬病的潜伏期因多种因素而异,通常在3个月以内,但也可能延长至数年。以下是潜伏期长短的影响因素:

  • 年龄:儿童的潜伏期通常较短。
  • 伤口部位:头面部咬伤的潜伏期较短,平均39天;而下肢咬伤的潜伏期较长,平均90天。
  • 伤口深浅:伤口越深,潜伏期越短。
  • 病毒数量及毒力:病毒数量多且毒力强时,潜伏期较短。
  • 其他因素:如清创不彻底、外伤、受寒、过度劳累等可能导致潜伏期缩短。

狂犬病的症状及发作阶段

狂犬病的发病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以下是每个阶段的详细症状描述:

1. 前驱期

前驱期症状通常持续1至4天,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包括:

  • 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周身不适。
  • 伤口及周围可能出现疼痛、瘙痒、麻木或蚁走感,这是病毒刺激周围神经元的结果,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 患者可能感到恐惧和不安,对疼痛、声音、光线和风等刺激异常敏感。

2. 兴奋期

兴奋期是狂犬病的典型阶段,患者进入高度兴奋状态,症状包括:

  • 极度恐惧、恐水、怕风。
  • 发作性咽肌痉挛,导致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多汗、流涎。
  • 恐水症是狂犬病的特征性表现,患者见水、闻流水声或仅提及饮水时,均可能引发严重的咽喉肌痉挛。
  • 患者可能表现出极度渴望饮水,但因咽喉肌痉挛而无法下咽,甚至伴随声嘶和脱水症状。
  • 部分患者可能有攻击性行为,包括咬人冲动。

3. 麻痹期

麻痹期是狂犬病的晚期阶段,患者逐渐趋于安静,但出现以下症状:

  • 弛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最常见。
  • 眼肌、颜面部肌肉及咀嚼肌受累,表现为斜视、眼球运动失调、下颌下坠、口不能闭合、面部表情缺失。
  • 呼吸逐渐变得微弱或不规则,可能出现潮式呼吸。
  • 脉搏细数、血压下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
  • 最终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迅速死亡。

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性

由于狂犬病一旦发作几乎无可挽救,预防是最有效的手段。被疑似感染动物咬伤后,立即清洗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防止发病的关键措施。

结论

狂犬病是一种致命性极高的疾病,了解其潜伏期和症状有助于早期识别和干预,从而挽救生命。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