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性荨麻疹

丘疹性荨麻疹

丘疹性荨麻疹:宝宝常见过敏性皮肤病全解析

发病原因

大多数丘疹性荨麻疹主要由蚊子、臭虫、蚤、虱、螨、蠓等昆虫叮咬后引起过敏反应。昆虫通过口器刺入皮肤吮血,其唾液及部分口器残留皮内致病。叮咬后的过敏反应是双相性的,先是由免疫球蛋白E中介的立即发生的风团红斑反应,后是较为持久的丘疹样反应。立即型风团红斑反应持续时间短,丘疹存在时间长。有人认为属迟发性过敏反应,初次叮咬后致敏需约10天,再次受叮咬即发皮疹。在皮损区真皮浅层血管壁有免疫球蛋白E及补体沉积,血管周围有中性粒细胞及核碎片,提示可能涉及免疫复合物。此外,部分患者发病可能与环境变化、胃肠道障碍或食物过敏等有关。

发病症状

  1. 好发于婴幼儿童,夏秋季节多见,有时一家数个儿童同时发病。
  2. 典型皮损为绿豆或稍大淡红色丘疹,质地坚硬,顶端常有小疱,搔破后结痂,周围有纺锤形红晕,搔抓后呈现风团,风团消退后仍恢复原形。

治疗护理

一般疗法

应讲究个人及环境卫生,注意查找有无昆虫叮咬并消灭跳蚤、螨、臭虫等害虫。限制过量蛋白(如牛奶、鸡蛋)、糖果糕点摄入,补充新鲜青菜、水果。治疗胃肠道障碍及肠寄生虫。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

全身疗法

内服抗组胺剂、维生素C等。

局部治疗

可外用各种止痒洗剂,如1% - 2%石炭酸炉甘石洗剂、复方明矾洗剂、达克罗宁乳剂及各种皮质类固醇激素乳剂等。若有继发感染,可在洗剂中酌加0.5%依沙吖啶(利凡诺)或0.2%呋喃西林等。

了解丘疹性荨麻疹的原因、症状及治疗方法,有助于宝妈们在宝宝患病时从容应对。

参考权威站点来源:本文参考医学专业知识总结,具体医学建议请咨询专业医生。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