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紫癜:症状、预防与治疗指南
小儿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系统性血管炎性疾病,其发病通常较为急骤,可能对儿童的健康造成显著影响。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该疾病的症状、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解析。
一、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症状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形式多样,既可以急性发作,也可能缓慢起病。多数患儿在发病前的1~3周内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常伴随低热、乏力、头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以下是主要的临床表现:
1. 皮肤症状
- 皮疹是过敏性紫癜的主要表现,常见于下肢远端、踝关节周围,亦可波及臀部、上肢,面部及躯干部较少见。
- 皮疹初期呈小型荨麻疹或粉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随后逐渐发展为暗紫色的紫癜,最终变为棕色消退,不留痕迹。
- 部分患儿可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常见于头部、眼睑、唇部、手足等部位,可能伴有压痛。
2. 消化道症状
- 约三分之二的患儿会出现腹痛,通常为严重绞痛,常见于脐周或其他部位,并伴有压痛。
- 可能出现呕吐和血便,严重者可表现为血水样大便,易被误诊为急腹泻。
- 少数患者可并发肠套叠、肠梗阻、穿孔及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
3. 关节症状
- 约半数患儿会出现游走性关节痛或关节炎,以下肢关节多见,伴随皮疹的关节肿痛更为明显。
- 关节腔积液多为浆液性,症状通常在数日内消失,不遗留变形。
4. 肾脏症状
- 约三分之一的患儿可能发生肾炎,表现为血尿(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或蛋白尿,通常在紫癜发病后2~4周出现。
- 严重者可能出现肾功能减退、氮质血症、高血压脑病,少数病例的症状可持续2年以上。
5. 其他症状
-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昏迷、视神经炎、蛛网膜下腔出血、格林巴利综合征等,部分患儿脑电图异常。
- 心脏症状:可能因心肌缺氧、缺血导致心电图暂时性异常。
- 其他罕见并发症:急性胰腺炎、睾丸炎、肺出血等。
二、小儿过敏性紫癜的预防措施
预防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发生,需要从生活习惯、环境管理及免疫力提升等方面入手:
- 避免接触致敏原,如花粉、化学物品、油漆、汽油、尘螨等。
- 过敏体质的儿童应避免饲养宠物,减少与动物皮毛的接触,尤其是已明确致敏原的患儿。
- 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不吃不洁瓜果及水生植物,防止肠道寄生虫感染。
-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力。
- 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 疾病未痊愈前避免接种疫苗,痊愈3~6个月后方可进行预防接种,以免引发复发。
三、总结
小儿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可能影响多个器官系统的疾病,其治疗较为复杂,因此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积极的生活管理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生风险,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
参考资料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