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月经推迟的原因

哺乳期月经推迟的原因

哺乳期月经恢复时间及相关知识详解

背景与问题

许多新妈妈在产后都会关心一个问题:哺乳期内月经(俗称“大姨妈”)何时会恢复?事实上,月经的恢复时间因人而异,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妈妈,月经可能会推迟数月甚至一年以上才会重新出现。

哺乳期月经推迟的原因

1. 泌乳素抑制雌激素分泌

产后,母乳喂养是新妈妈的首要任务。哺乳期间,体内泌乳素(Prolactin)水平升高,这会抑制雌激素(Estrogen)的分泌。同时,卵巢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导致排卵受到抑制。因此,哺乳期内通常不会有排卵,也不会有月经。

2. 产后恢复排卵需要时间

理论上,产后子宫内膜和卵巢功能需要一定时间恢复:

  • 不哺乳的妈妈:产后33-42天卵巢功能基本恢复,6-8周内月经可能会来。
  • 哺乳的妈妈:产后6周约40%的妈妈恢复排卵,产后12周约25%恢复月经,大多数哺乳妈妈需到产后18周才完全恢复排卵功能。

根据研究数据,未哺乳的新妈妈中,产后8-12周仍未恢复排卵的比例约为35%。

3. 产后出血不等于月经

产后阴道的第一次月经样出血并不是真正的月经。这种出血通常是无排卵性月经,出血量较多,持续时间较长,且周期不规律。60%的产妇在此阶段并未排卵。

哺乳期需要注意的事项

即使哺乳期内月经尚未恢复,新妈妈也需要注意避孕。研究表明,在哺乳期怀孕的女性中,有一半是在月经复潮之前受孕的。这是因为月经恢复之前可能已经开始排卵。

总结

哺乳期月经恢复时间因人而异,主要受泌乳素水平、产后恢复情况以及哺乳方式的影响。即使月经尚未恢复,也需采取必要的避孕措施。

参考资料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