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体破裂:症状、原因及应对
黄体破裂概述
卵巢在排卵后会形成黄体。在日常生活中,女性下腹若受到严重撞击,可能引发黄体破裂。其症状与宫外孕相似,月经周期可能延长。
黄体破裂的症状
- 腹痛程度差别大,发展过程和宫外孕腹痛基本相同。输卵管流产时腹痛可因反复出血多次发作,而卵巢黄体破裂一次出血后可逐渐自行凝集止血,反复机会较少。
- 月经后半期突发下腹部疼痛,有下腹部压痛、反跳痛,妇检后穹隆触痛,宫颈摇举痛,一侧附件区包块伴压痛。B超可发现盆腔积液及附件区包块,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因其表现、体征和B超结果与宫外孕相似,特别是月经周期延长、尿HCG弱阳性时易误诊为宫外孕,增加手术机会。
- 除腹痛外,绝大多数发生于月经周期后半,一般无月经逾期、阴道出血症状。内出血诊断主要依靠后穹窿或腹腔穿刺,妊娠试验一般呈阴性反应。无闭经、出血症状且妊娠试验阴性的内出血急腹症妇科病人,应多考虑卵巢黄体破裂可能。腹腔镜检查可见卵巢黄体和裂口,有时有活性渗血,双侧卵管正常。
黄体破裂的原因
- 自动破裂:正常情况下黄体内有少量出血,若出血过多,会增加黄体内压力,引发自发性破裂。有人认为,血管黄体化期间功能不全,易使黄体内毛细血管出血,导致黄体破裂。
- 外力作用:如下腹受到撞击,剧烈跳跃、奔跑、用力咳嗽或解大便时,腹腔内压力突然升高,可促使成熟黄体破裂。此外,性生活时女性生殖器官扩张充血,黄体内张力升高,男方动作粗鲁使女方下腹部受强烈冲击,也可导致黄体破裂。
总之,育龄妇女在月经中期后一周左右突发下腹剧痛,应考虑黄体破裂可能,及时请妇科医生会诊并处理。
参考权威站点来源:目前暂无特定权威站点,相关医学知识可参考《妇产科学》等专业医学书籍。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