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胎毒怎么办

婴儿胎毒怎么办

婴儿“胎毒”相关知识及去胎毒方法

“去胎毒”在南方地区较为流行,但从西医学角度来看,并无“胎毒”这一说法。中医所讲的胎毒,实际是指去湿热,是针对患有新生儿黄疸、湿疹、鹅口疮、口疮、便秘等疾病的新生儿或小婴儿的一种医疗保健方法。

“胎毒”的产生原因

中医认为去“胎毒”主要是去热毒,这一理论是古代医家通过观察及临床经验积累得出的。它体现了胎儿与妈妈的紧密关系,若妈妈在孕期食用过多大热、甘肥黏腻、辛辣等食物,宝宝出生后很可能出现“胎毒”。因此,便有了产前给孕妇服用某些药物,或在宝宝刚出生后擦拭口腔、服用各种去“胎毒”药物,以预防和治疗“胎毒”引发的各类疾病。

“胎毒”重宝宝的表现及影响

“胎毒”重的宝宝出生时常常表现为面目红赤、爱哭、大便秘结等,且易发生湿疹、丹毒(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痈疖、鹅口疮、口疮、胎黄、胎热等疾病,还可能导致以后容易形成热性疾病的体质。

去胎毒的适用情况及方法

当新生儿或小婴儿患有新生儿黄疸、湿疹、鹅口疮、口疮、便秘等疾病时,可采用去胎毒方法,具体如下:

  • 银花甘草法:取金银花6g,甘草2g,煎汤,用药液拭口并少量喂给宝宝。
  • 黄连法:用黄连2g,用水浸泡取汁,滴入宝宝口中。但黄连性寒,胎禀气弱者勿用。
  • 大黄法:取生大黄3g,用适量沸水浸泡或略煮,取汁滴入宝宝口中,胎粪通下后停服,脾虚气弱者勿用。
  • 民间偏方:可采用绿豆汤、陈艾叶煮鹅蛋、玉米连须煮水等方法。

综上所述,虽然西医没有“胎毒”概念,但中医的去胎毒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应对新生儿的相关疾病,家长可根据宝宝情况合理选择去胎毒的方法。

参考权威站点来源:暂无明确权威站点,内容基于中医传统理论及常见经验总结。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