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多久出结果

骨髓穿刺多久出结果

骨髓穿刺相关知识

定义与适用情况

骨髓穿刺是一种抽取骨髓的诊断方法,主要用于检查细胞学、原虫和细菌学等。它适用于多种情况:一是各种血液病的诊断,如不明原因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增多或减少及形态学异常;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各类型的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瘤、骨髓发育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恶性组织细胞病等。二是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作骨髓培养、骨髓涂片找寄生虫等,像某些寄生虫病(疟疾、黑热病等)可通过此检测寄生虫。三是长期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时,可行骨髓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此外,还可观察某些疾病的疗效。

结果出具时间

以地方性医院为准,骨髓穿刺的检查结果一般在三四天或一周左右出来。

检查注意事项

  • 穿刺针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
  • 胸骨柄穿刺不可垂直进针,不可用力过猛,以防穿透内侧骨板。
  • 抽吸骨髓液时,逐渐加大负压,作细胞形态学检查时,抽吸量不宜过多(以免使骨髓液稀释),但也不宜过少。
  • 骨髓液抽取后应立即涂片。
  • 多次干抽时应进行骨髓活检。
  • 注射器与穿刺针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
  • 术前应作出、凝血时间、血小板等检查。

术后护理

骨髓穿刺虽为有创性检查,但因操作简单、骨髓液抽取少、病人痛苦小,故对机体无大的损害,不需要特殊护理。对于体质弱、有出血倾向者,检查后应采取以下措施:一般以压迫止血为主;检查后,穿刺局部会有轻微疼痛,病人可卧床休息一天,限制肢体活动即可恢复正常;穿刺时局部组织经过严格消毒,要保持穿刺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覆盖的纱布被血或汗打湿后,要及时更换。

综上所述,骨髓穿刺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在遵循注意事项和做好术后护理的情况下,能安全有效地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参考权威站点来源:医学专业教材及临床实践经验总结。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