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溶血

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溶血

溶血相关知识介绍

血液功能与溶血影响

血液是人体内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运输氧气和各类营养物质至身体各器官的关键功能。然而,当发生溶血且破坏的红细胞过多时,会严重影响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

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溶血

溶血主要是因母婴间血型不合引发血型免疫反应的遗传性疾病,属于二型超敏反应。胎儿从父母遗传而来的显性抗原若恰为母亲所缺少,该抗原进入母体后,母体产生的免疫抗体(IgG)可通过胎盘绒毛膜进入胎儿血循环,与胎儿红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激活补体,致使红细胞破坏,进而出现溶血现象,引发贫血、水肿、肝脾肿大,以及生后短时间内进行性重度黄疸,甚至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

溶血病婴儿的临床表现

  • 皮肤与巩膜发黄:溶血症婴儿皮肤和巩膜(俗称白眼珠)明显发黄,常于出生后24小时内或第2天出现,48小时内迅速加重,血清胆红素浓度急剧上升超过12 - 15mg/dl,甚至可达20mg/dl以上。
  • 贫血:患儿均存在轻重不等的贫血,严重者可引发心力衰竭和全身浮肿。
  • 肝脾肿大:轻症患儿无明显肝脾增大,重症胎儿水肿时则有明显的肝脾增大。
  • 神经症状:表现为嗜睡、拒奶、四肢松软,继而抽搐,如两眼凝视、眨眼、四肢阵阵发硬伸直,或全身角弓反张,有时伴有尖叫等,即核黄疸或胆红素脑病,常于血清胆红素达20mg/dl以上时发生,是由于间接胆红素进入脑组织损伤脑细胞所致。
  • 发热:溶血症患儿常伴有发热症状。

溶血高发情况

溶血多见于婴儿,尤其是新生儿,主要原因是宝宝和妈妈血型不同。其中最常见的情况是妈妈为O型血,而宝宝为其他血型。

综上所述,家长若发现宝宝有上述溶血表现,应及时带其就医治疗。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