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急产紧急处理方法

遭遇急产紧急处理方法

急产:快速分娩的风险与应对

什么是急产?

急产是一种特殊的分娩情况,指从出现产痛到完成分娩的时间少于3小时。根据医学标准,初产妇每小时子宫颈扩张速度超过5厘米,经产妇每小时子宫颈扩张速度超过10厘米时,即可定义为急产。

急产的危害

急产属于非正常分娩方式,无论是否足月,对产妇和新生儿都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

对宝宝的影响

  • 宫缩力度过强、频率过快,可能导致胎盘血液循环受阻,宝宝容易出现宫内缺血、缺氧,甚至宫内窘迫。
  • 由于分娩过快,宫内与外界压力变化剧烈,可能导致宝宝皮下毛细血管破裂。

对产妇的影响

  • 急产时子宫快速收缩,容易导致会阴撕裂。
  • 可能引发产后大出血和感染。

哪些情况容易发生急产?

以下情况的准妈妈发生急产的概率较高:

  • 多次妊娠或有急产史。
  • 早产(妊娠28-36周)。
  • 胎儿体重较轻。
  • 两次怀孕间隔时间较短。

急产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当急产发生在家中或途中,以下急救措施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医护人员尚未到达的情况下:

  1. 叮嘱产妇不要用力屏气,保持张口呼吸。
  2. 准备接生用具,如干净的布、用打火机消毒过的剪刀、酒精(或白酒)。
  3. 当婴儿头部露出时,用双手托住头部,避免硬拉或扭动;肩部露出后,用双手托住头和身体,慢慢将婴儿提出。
  4. 等待胎盘自然娩出,不要强行拉出。
  5. 用干净的布包裹婴儿以保暖,并擦净口鼻内的羊水。不要剪断脐带,将胎盘放在高于或与婴儿同高的位置。
  6. 尽快将产妇和婴儿送往医院。

结语

急产虽然来势凶猛,但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应对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母婴安全。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