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反应的主要表现

溶血反应的主要表现

输血溶血反应相关知识

输血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当身体遭受破坏性伤害导致体内血液严重流失时,输血是最直接的救治办法。然而,人的血型存在差异,血型之间有不相容现象,可能引发溶血反应。

溶血反应的主要表现

  1. 第一阶段:输血10至20分钟后出现。因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引发头部胀痛、面部潮红、恶心、呕吐、心前区压迫感、四肢麻木、腰背剧痛等症状。
  2. 第二阶段:凝集的红细胞溶解,大量血红蛋白散布到血浆中,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同时伴有寒颤、高热、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情况。
  3. 第三阶段:大量血红蛋白从血浆进入肾小管,遇酸性物质变成结晶体阻塞肾小管,且抗原、抗体作用使肾小管内皮缺血、缺氧、坏死、脱落,进一步堵塞肾小管。患者出现急性肾衰竭,表现为少尿甚至无尿,尿内出现管型和蛋白、尿素氮储留、高血钾、酸中毒等,严重者可死亡。

溶血反应的护理措施

  1. 立即停止输血,保留余血;采集患者血标本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2. 安慰患者。
  3. 口服或静脉滴注药物,碱化尿液,防止或减少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
  4. 双侧腰部封闭或用热水袋敷双侧肾区,防止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
  5.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并记录。

输血建议

溶血现象主要出现在ABO血型不相容的情况下,因此输血前明确自身血型很有必要,避免因不了解血型而导致输血性溶血。溶血后果严重,会威胁生命安全,不可大意。

总之,输血时需重视血型匹配,及时识别和处理溶血反应,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