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推迟15天的原因及经期变化注意事项
月经推迟15天的原因
- 怀孕:经期推迟10天后,可到医院做尿妊娠试验,若结果为阳性则很可能怀孕。怀孕还会伴有畏寒、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
- 药物:服用含孕激素类药物,如黄体酮、紧急避孕药等,会使黄体期延长,造成经期推迟。新一代胃动力药也可能引发经期推迟。
- 手术:宫腔手术可能引起宫腔或宫颈粘连,导致经血无法排出,从而使月经推迟。
- 内分泌失调:肥胖、过度节食、起居无常、卵巢功能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情况,都可能引起女性内分泌失调,导致经期推迟。
- 慢性疾病:慢性肝炎、肺结核、肿瘤、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的贫血、缺乏维生素E等慢性疾病,往往会引发经期推迟。
- 精神因素:精神紧张、压力大、环境改变等心理因素,都可以引起月经推迟。
月经时间变化的注意事项
- 自月经初潮起,女性应学习了解卫生常识,正确认识月经来潮这一生理现象,消除恐惧及紧张心理,可预防原发性痛经产生或提高痛阈减轻疼痛程度。同时要注意经期及性生活卫生,防止经、产期间上行感染,积极预防和治疗可能引起经血潴留的疾病。
- 经期要注意保暖,忌寒、凉、生、冷刺激,防止寒邪侵袭;注意休息、减少疲劳,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尽量控制剧烈的情绪波动,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保持心情愉快;平时要防止房劳过度,经期绝对禁止性生活。
女性需特别关注经期时间变化,发现身体异常要及时就医,以保持健康。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