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医学术语称为发热,是机体对抗感染的一种自然反应。通过升高体温,人体能够支持免疫系统更有效地对抗感染,同时抑制温度敏感型病毒和细菌的复制。
婴儿体温37度不算发烧,属于正常范围。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范围为36.9℃-37.5℃,具体正常值因测量部位而异:
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可称为发热,不超过38℃称为低热,而超过39℃则为高热。
婴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完全发育,且新陈代谢旺盛,因此体温通常比成年人稍高。此外,体温在一天中会有波动:
波动幅度通常在0.6℃左右。环境温度、活动量及饮水情况也会影响婴儿体温。
如果婴儿体温升高但精神状态良好,没有不明原因的哭闹,通常无需过度担心。然而,当出现低烧时,应观察是否伴随感冒症状,如鼻塞、流涕、咽喉发红等。大部分发烧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且多为病毒感染。
婴幼儿身体含水比例较高,轻度缺水即可影响散热,导致体温升高。夜间长时间不进食或饮水,加上睡眠时体力下降,更容易出现发烧现象。
当婴儿发烧时,家长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由于婴幼儿肝脏发育尚未完善,使用西药退烧时需特别谨慎,避免过量。此外,结合中成药和西药治疗可能会更有效,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婴儿37度不算发烧,家长应根据具体症状和体温变化判断是否需要干预,并采取科学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