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症状、致病菌与临床表现
背景信息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由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液循环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常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其症状复杂多样,与致病菌的种类、数量、毒力以及新生儿的免疫能力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致病菌的种类和感染特征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常见致病菌
新生儿败血症的致病菌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溶血性链球菌
- 肺炎链球菌
- 大肠杆菌
- 脑膜炎双球菌
- 绿脓杆菌
- 变形杆菌
- 沙门菌属
- 克雷白菌属
近年来,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败血症有所下降,而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和真菌所致的病例逐渐增多。这一变化与血管插管、体内异物置入等医疗技术的普及以及抗生素的滥用密切相关。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
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症状常不典型,尤其是早产儿。以下是常见的症状分类及其表现:
1. 感染中毒症状
- 起病急骤,表现为畏寒怕冷,随之出现突然高热,热型不定(弛张热或稽留热)。
- 体弱、重症营养不良或小婴儿可能无发热,甚至体温低于正常。
- 其他表现包括四肢末梢厥冷、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下降,以及黄疸(婴幼儿)。
2. 皮肤损伤
- 部分患儿出现瘀点、瘀斑、猩红热样皮疹或荨麻疹样皮疹。
- 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可见大小不等的瘀点或瘀斑。
- 猩红热样皮疹常见于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3. 胃肠道症状
- 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严重者可能出现呕血、便血。
- 中毒性肠麻痹或脱水、酸中毒也可能发生。
4. 关节症状
- 部分患儿出现关节肿痛、活动障碍或关节腔积液,通常发生在大关节。
5. 肝脾肿大
- 以婴幼儿多见,表现为轻度或中度肿大。
- 部分患儿可能并发中毒性肝炎。
-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肝脏脓肿时,肝脏压痛明显。
6. 其他症状
- 重症患儿可能出现心肌炎、心力衰竭、意识模糊、嗜睡、昏迷、少尿或无尿等症状。
-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常见多处迁徙性病灶;革兰阴性菌败血症易并发休克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诊断与检测
诊断新生儿败血症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瘀点、瘀斑、脓液、脑脊液、胸腹水等样本可直接涂片、镜检寻找细菌。
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了解其症状和致病菌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