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恶露是指产妇分娩后,由子宫排出的血液、坏死蜕膜组织、宫颈黏液及其他分泌物的总称。这是产后恢复过程中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产后恶露的排出时间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通常在产后3周内排净。以下是不同情况的时间范围:
如果超过3周恶露仍未排净,且持续增多或伴有异常气味,则可能是“恶露不尽”,需要及时就医。
根据排出时间和成分的不同,恶露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类型 | 持续时间 | 特点 |
---|---|---|
红色恶露 | 产后第1周内(约3-4天) | 量较多,颜色鲜红,含大量血液、小血块及坏死蜕膜组织。 |
浆性恶露 | 产后第2周至半个月 | 颜色浅红,血液量减少,含坏死蜕膜、宫颈黏液、阴道分泌物及细菌。 |
白色恶露 | 产后半个月至3周内 | 颜色白色或淡黄色,含大量白细胞、退化蜕膜、表皮细胞及细菌,不含血液。 |
正常恶露有轻微血腥味,但不应有明显的臭味。产后恶露的总量约为500~1000毫升,通常在3周内排完。
产妇在排恶露期间需注意以下事项:
产后恶露是产妇身体恢复的正常过程,通常在3周内排净,但需密切关注异常信号,以确保母婴健康。
本文参考了权威医学网站世界卫生组织(WHO)及相关妇产科医学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