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是指因母乳中某些成分影响新生儿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从而导致的黄疸现象。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新生儿出生后1-2周,属于生理性黄疸的一种延续形式。
母乳性黄疸的持续时间因个体而异,但通常会在宝宝4至12周内自行消退。如果宝宝除了皮肤和巩膜发黄外,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家长无需过度担心。
母乳性黄疸通常不会对宝宝的健康和发育产生长期影响。只要确认是母乳性黄疸,且宝宝的体重增长正常、精神状态良好,家长无需过度担忧。
一位妈妈分享了她的经历:她的宝宝黄疸持续时间较长,但在排除了病理性黄疸后,医生怀疑是母乳性黄疸。虽然医生建议暂停母乳喂养几天,但她选择继续母乳喂养,并在宝宝三个月时黄疸自行消退。她建议家长在确认是母乳性黄疸后,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暂停母乳喂养。
母乳性黄疸是一种常见且通常无害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会在宝宝4-12周内自行消退。家长在确认是母乳性黄疸后,无需过度担心,但需密切关注宝宝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