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母乳性黄疸

如何治疗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继续喂养还是停止?治疗与护理指南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的一种常见类型,许多妈妈在面对宝宝出现这种情况时,会感到困惑:是否应该继续母乳喂养?如何进行治疗和护理?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并提供科学的指导建议。

1. 是否继续母乳喂养?

在大多数情况下,母乳性黄疸并不需要停止母乳喂养。以下是具体建议:

  • 不建议为诊断而停母乳: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停止母乳喂养可能会对母婴关系和宝宝的营养摄入产生负面影响。
  • 鼓励频繁喂养:采取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每天喂奶次数应达到10次以上,以帮助宝宝排泄多余的胆红素。
  • 避免添加糖水:糖水可能会干扰母乳喂养的效果,因此不建议在母乳喂养期间额外添加糖水。

2. 治疗与干预措施

当宝宝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以下是不同情况下的处理建议:

血清胆红素水平处理措施
275~425μmol/L (16~25mg/dl)暂停母乳喂养,改用配方奶2天以上,直到胆红素降至安全范围后恢复母乳。
300~375μmol/L (17.6~22mg/dl)暂停母乳喂养,改用配方奶,并同时进行光疗。
早产儿血清胆红素≥170μmol/L暂停母乳喂养,给予光疗。
晚发型母乳性黄疸血清胆红素<257μmol/L (15mg/dl)无需停止母乳喂养。
晚发型母乳性黄疸血清胆红素>257μmol/L (15mg/dl)暂停母乳喂养3天。
晚发型母乳性黄疸血清胆红素>342μmol/L (20mg/dl)暂停母乳喂养3天并进行光疗。

3. 支持性疗法

在治疗母乳性黄疸的过程中,还需要采取以下支持性措施:

  • 保暖:确保宝宝的体温稳定,避免受凉。
  • 增加营养摄入: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
  • 预防感染:保持宝宝的卫生,避免感染风险。

4. 药物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保肝药物或酶诱导剂来辅助治疗。这些药物可以帮助降低胆红素水平,但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结论

母乳性黄疸通常是可以通过科学的喂养和适当的干预措施来管理的,大多数情况下无需停止母乳喂养。妈妈们应密切观察宝宝的状况,并在必要时咨询医生。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