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原体肺炎:病因、症状与诊断
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引起的肺部感染,属于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一种。其病原体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流行特点
- 全年均可发病,常见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但婴幼儿也可能感染。
- 可表现为散发病例或小规模流行。
症状与临床表现
呼吸道症状
- 发病较急,体温逐渐升高,伴随咳嗽、头痛、咽痛及全身不适。
- 2-3天后咳嗽加重,呈阵发性咳嗽或呛咳,严重时可出现咯血。
- 肺部检查时,呼吸音粗,可偶听到干啰音,但湿啰音较少见。
呼吸道外症状
- 皮疹。
- 肌肉和关节疼痛、肿胀。
- 溶血性贫血。
- 神经系统损害(如脑炎、周围神经病变)。
- 心血管系统病变(如心肌炎)。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的呼吸道外症状可能早于呼吸道症状出现,容易导致误诊。
诊断与检查
实验室检查
- 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血沉轻度或中度增快。
- 血清冷凝集试验:多数患儿呈阳性。
- 特异性支原体抗体:病程约2周后,抗体水平出现4倍以上升高,具有诊断意义。
影像学检查
- 胸部X线:肺部单侧病变多见(占80%以上),呈不规则云雾状肺浸润,从肺门向外延至肺野。
- 其他表现:可能出现肺不张、胸腔积液等,这些改变有时恢复较慢,可持续2-3个月甚至半年。
治疗与预后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后可完全恢复,但部分病例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全恢复肺功能。
结论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参考资料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