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冒的治疗与用药指南
小儿感冒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此外也可能涉及支原体和细菌感染。感冒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为多见,幼儿期发病率最高,学龄儿童逐渐减少。以下是针对新生儿感冒的治疗和用药建议。
1. 去因疗法
针对不同病原体的治疗方法如下:
- 病毒感染:多采用中药治疗,或者使用初乳提取物分泌性IgA滴鼻(每日0.3~0.5mg/kg,分6~8次,连续使用2~3天)。
- 细菌感染:可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但需注意,抗生素对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无效,滥用可能导致菌群失调,反而有利于病毒繁殖。若合并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2~3天无效时,应考虑其他病原体感染。
2. 支持疗法
支持疗法旨在缓解症状,帮助患儿恢复:
- 退热处理:高烧时,可用冷毛巾湿敷前额或整个头部,每10分钟更换一次,以控制高热惊厥。必要时可适量使用退热药,如阿司匹林或扑热息痛(acetaminophen)。但需注意剂量,避免因过量导致多汗、体温骤降甚至虚脱。
- 止咳药物:轻症咳嗽的小儿,尤其是婴儿,不宜大量使用中西药止咳药物。
3. 局部治疗
根据具体症状采取局部治疗措施:
- 喉炎、咽炎或扁桃体炎:年长儿童可用复方硼酸溶液(朵贝氏溶液)或淡盐水漱口,以减轻症状。
- 鼻炎:保证充足休息,并在进食及睡前滴鼻药以减轻鼻塞,保持呼吸道通畅。每日使用4~6次,每次每鼻孔滴2~3滴。需注意,婴儿不能使用油剂型滴鼻药物,以免吸入下呼吸道导致类脂性肺炎。
4. 对并发症的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应根据病情轻重采取适当措施。例如,若出现并发症如中耳炎或肺炎,应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针对性治疗。
背景知识补充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较弱。家长应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让婴儿接触感冒患者,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感冒期间,应多给予温水,避免过度喂食,防止消化负担加重。
注意事项
- 避免滥用抗生素,尤其是病毒感染时。
- 使用药物时,严格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和频率。
- 观察病情变化,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
结论
新生儿感冒的治疗应以对症支持为主,同时针对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避免滥用药物,确保安全和有效。
参考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