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烧时,尽量避免使用针剂退热,尤其是含有氨基比林及其衍生物(如安痛定、安乃近等)的药物。这些药物副作用较大,可能导致孩子大量出汗,甚至引发虚脱或休克。因此,物理降温成为更安全的选择。以下为新生儿及儿童发烧时的物理降温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
使用20℃-30℃的冷水浸湿软毛巾,稍微挤压至不滴水后,折好敷在孩子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毛巾,以保持降温效果。
将小冰块和少量水装入冰袋,至袋子半满后排出空气并封紧袋口,确保无漏水。然后将冰袋放置于孩子的枕部。
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部、腋下、四肢,或者让孩子洗一个温水澡,洗浴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通过多次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用于擦拭孩子的四肢和背部。注意避免擦拭胸前、腹部、后颈和足底等对冷较为敏感的部位,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对于新生儿和小婴儿,由于其皮肤较薄且毛细血管丰富,可能通过皮肤吸收酒精而导致中毒,因此不建议使用此方法。
市面上有专为儿童设计的物理降温贴剂,可以有效缓解发烧症状。这种方法简单易用,适合家长选择。
物理降温的核心原理是利用水的导热性、冰块融化的吸热效应以及酒精蒸发时的散热作用,帮助降低体温。这种方法不仅安全,还能保持孩子皮肤清洁,避免药物副作用。
在使用物理降温方法时,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体质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果孩子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物理降温是儿童发烧时安全有效的处理方法,但家长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并密切观察孩子的状态,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