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流程与重要性
背景与意义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一种通过客观、简单且快速的检测方法,旨在早期识别可能存在听力障碍的新生儿。听力障碍是影响儿童语言、认知和社交发展的重要因素,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常用筛查方法
目前国际公认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 耳声发射(OAE):通过检测耳蜗产生的微弱声音,评估耳蜗的功能。如果耳蜗功能正常,OAE测试会通过;如果存在蜗性听力损失,则无法检测到耳声发射。
-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用于检测从外耳到听觉神经通路的功能。AABR测试未通过可能表明听觉通路存在问题,需进一步确诊。
筛查流程
新生儿听力筛查通常在宝宝处于睡眠或安静状态下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 将大小合适的探头或耳罩放置在宝宝的一侧耳朵。
- 完成一侧耳朵的测试后,重复测试另一侧耳朵。
- 如果OAE或AABR测试未通过,则需要进行复筛或转诊。
适用场景
在我国,大多数医院采用耳声发射(OAE)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而对于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新生儿,通常会使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进行检测。
进一步诊断与测试项目
对于筛查未通过的新生儿,可能需要进行以下诊断性测试:
- 诊断性耳声发射(OAE)
- 1kHz声导抗测试
- 短声及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ABR)
-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ERP)
- 稳态诱发反应(ASSR)
- 骨导听性脑干反应(骨导ABR)
- 小儿行为测听(BOA、VRA、PA、PTA)
- 言语检测及听觉言语发育评估
结论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保障儿童听力健康的第一步,及早发现和干预听力障碍对儿童的语言发育和生活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资料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