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需要做哪些检查

产前需要做哪些检查

孕期检查指南:如何与医生配合,确保母婴健康

怀孕期间,准妈妈们需要与医生密切配合,通过定期的产前检查,确保自身和胎儿的健康。以下是详细的孕期检查时间表和注意事项,帮助准妈妈们顺利度过孕期,迎接健康宝宝的到来。

产前检查的重要性

按照妇产科教科书的标准,孕期检查的频率应为:

  • 怀孕初期(1-12周):每月一次产检。
  • 怀孕30-36周:每两周一次产检。
  • 怀孕36周以后:每周一次产检。

定期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例如胎儿发育异常或孕妇健康问题。如果孕妇超过预产期,医生可能会建议在怀孕41周左右住院催生,以降低胎盘功能下降的风险。

孕期检查时间表

孕6-8周

检查目的:确认是否为宫内妊娠。

孕12周

检查项目:

  • B超、白带常规、妇科检查,评估胚胎发育情况。
  • 全身检查:血压、体重、心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血型、唐氏筛查、传染病筛查。

主要目的是排除宫外孕、葡萄胎及流产等常见问题。

孕16周

检查项目与孕12周类似,重点增加宫高、腹围、胎心等检查。

孕20周

检查项目:复查血尿常规,产科检查(宫高、腹围、胎心、血压、体重)。

孕24周

检查项目:

  • 复查血尿常规、AFP、糖筛。
  • 四维彩超进行胎儿畸形筛查。
  • 产科检查:宫高、腹围、胎心、血压、体重。

糖筛异常者需控制饮食,并在两周后复查血糖。

孕28周

检查项目:

  • 复查血尿常规、骨盆测量。
  • 产科检查:宫高、腹围、胎心、胎位、血压、体重。
  • 血糖异常者需进行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孕30-36周

每两周进行一次检查,项目包括:

  • 复查血尿常规。
  • 产科检查:宫高、腹围、胎心、胎位、血压、体重。
  • 指导孕妇自数胎动,胎位异常者需纠正胎位。

孕37-40周

每周进行一次检查,项目包括:

  • 复查血尿常规,必要时复查肝功能和血凝四项。
  • B超、心电图检查。
  • 产科检查:宫高、腹围、胎心、胎位、血压、体重。
  • 胎心监测,评估胎儿和孕妇骨盆情况,决定分娩方式。

总结

通过科学的孕期检查和医生的指导,准妈妈们可以更好地保障自身和胎儿的健康,为顺利分娩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