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产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影响
概述
难产是指分娩过程中由于母体或胎儿因素导致的产程异常或停滞,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产程进展缓慢、胎先露部不下降、宫口扩张停滞或缓慢、宫颈水肿以及尿潴留等。
母体方面的变化
1. 一般情况
产程延长可能导致产妇出现以下症状:
- 烦躁不安、乏力、进食减少。
- 口干、唇裂、齿垢明显,舌苔黄厚,甚至体温升高。
- 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肠胀气或尿潴留。
2. 产科情况
产力异常可能表现为:
- 宫缩高峰时,宫底部肌壁出现凹陷或子宫收缩过强、过频。
- 宫颈水肿或宫颈扩张缓慢、停滞。
- 胎先露部下降延缓,甚至在宫缩时胎先露部不下降。
- 严重情况下,子宫下段可能极度拉长,出现病理缩腹环并伴有局部压痛。
胎儿方面的变化
1. 胎头水肿或血肿
产程进展缓慢或停滞可能导致胎头先露部软组织长时间受到产道挤压,从而引发以下情况:
- 胎头水肿(又称产瘤)。
- 胎头在产道中被挤压、牵拉,导致骨膜下血管破裂,形成胎头血肿。
2. 胎儿颅骨缝过度重叠
分娩过程中,胎儿颅骨缝轻度重叠有助于头颅变形和胎头娩出。然而,骨产道相对狭窄或产程延长时,可能出现:
- 胎儿颅骨缝过度重叠,提示明显头盆不称。
- 此时,应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
3. 胎儿窘迫
特别是在第二产程延长的情况下,胎儿可能出现窘迫,表现为胎心率异常等。
结论
难产对母婴健康可能造成严重影响,需及时识别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如剖宫产,以确保母婴安全。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