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产期是医生根据孕妇的最后一次月经日期和胎儿发育情况,推算出的预计分娩日期。然而,这并非一个精确的分娩时间点。在预产期前后两周内分娩,都属于正常范围。
尽管如此,部分孕妇仍会出现超过预产期的情况,即“过期妊娠”。过期妊娠是指妊娠超过42周(294天)仍未分娩的情况。以下是医生总结的可能导致过期妊娠的原因及医学背景。
雌激素在分娩启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尽管临产的机制十分复杂,但研究表明,血液中雌激素水平的高低与分娩时间密切相关。部分过期妊娠可能与血雌激素水平偏低有关。然而,目前尚无大规模研究直接证明过期妊娠患者的雌激素水平显著低于普通妊娠。
胎盘硫酸脂酶缺乏(Placental Sulfatase Deficiency)是一种罕见的伴性隐性遗传病。该病由Ryan于1980年首次报道。患此病的胎儿尽管肾上腺能够产生足量的16α-羟基脱氢表雄酮硫酸盐(16α-OH-DHEAS),但由于胎盘缺乏硫酸脂酶,无法将这种活性较弱的激素转化为雌二醇和雌三醇,从而可能导致分娩延迟。
头盆不称是指胎儿头部与母体骨盆之间的大小不匹配。在部分过期妊娠中,胎儿体型较大,导致胎头迟迟未能进入骨盆,子宫颈未受到足够的机械刺激,从而延迟了分娩的启动。这是较为常见的过期妊娠原因之一。
有研究发现,少数女性的妊娠期较长,且多次妊娠均出现过期妊娠的情况。有时,这种现象还会在家族中呈现遗传倾向。这表明,过期妊娠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根据相关医学统计,约5%-10%的孕妇会经历过期妊娠。虽然大多数过期妊娠不会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但过长的妊娠期可能增加胎盘老化、羊水减少、胎儿窘迫等风险,因此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干预。
过期妊娠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激素水平、遗传因素、胎盘功能异常等。了解这些可能的原因有助于医生更好地评估和管理孕妇的妊娠期,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