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心电图的数值范围

正常心电图的数值范围

正常心电图参数范围与解读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是评估心脏电活动的重要工具,其正常参数范围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以下是正常心电图参数的详细范围及其临床意义,供参考。

1. 正常窦性心率

范围:60~100 bpm

RR间期:1.0 s ~ 0.6 s

说明:窦性心率是由窦房结主导的正常心脏节律。心率过快或过慢可能提示心律失常。

2. PR间期

范围:120~200 ms

说明:PR间期反映了心房到心室的传导时间。延长可能提示房室传导阻滞,缩短可能提示预激综合征。

3. QRS波群宽度

范围:60~100 ms

说明:QRS波群宽度反映心室去极化的时间。宽度增加可能提示心室传导异常(如束支传导阻滞)。

4. QT间期

范围:340~430 ms(对应心率60~100 bpm)

说明:QT间期反映心室去极化和复极化的总时间。延长可能提示电解质紊乱或药物影响,缩短可能与遗传性短QT综合征相关。

5. QTc间期(校正QT间期)

范围:<440 ms

计算公式:QTc = QT / √RR

临界值:440~460 ms

异常范围:>460 ms(QT延长),<350 ms(QT缩短)

说明:QTc间期校正了心率对QT间期的影响,异常可能提示潜在的心律失常风险。

6. ST段

范围:-0.05~0.3 mV

说明:ST段偏移可能提示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心包炎等病理状态。下移常见于心肌缺血,上移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

7. P波

幅度:≤0.25 mV

宽度:≤0.11 s

说明:P波反映心房去极化,异常可能提示心房肥大或其他心房异常。

8. Q波

幅度:≤同导联R波振幅的1/4

宽度:≤0.04 s

说明:病理性Q波可能提示既往心肌梗死。

9. QRS波群振幅

范围:0.5 mV ~ 2.0 mV

说明:振幅异常可能提示心室肥大或其他心脏结构异常。

10. T波

幅度:≥同导联R波振幅的1/10

胸前导联T波幅度:1.2 mV ~ 1.5 mV

说明:T波低平或倒置可能提示心肌缺血、低血钾等病理状态。

11. U波

振幅:≤0.2~0.3 mV

说明:U波通常在胸前导联(尤其是V3导联)较清晰,异常增高可能提示低钾血症。

结论

正常心电图参数范围为心脏健康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异常指标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