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的危害

心房颤动(房颤):常见的心律失常及其危害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病理机制主要是由于心房主导折返环引发的多发性小折返,导致心房的电活动紊乱。房颤不仅会引起患者的心慌、气短、胸闷、乏力等症状,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还可能加重原有的心力衰竭和心绞痛症状,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中风和偏瘫。

房颤的主要危害

房颤的危害不仅限于症状层面,其更大的风险在于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以下是房颤的主要危害及其相关背景信息:

1. 脑动脉栓塞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房颤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为2%~6%。在房颤患者中,75%的全身栓塞病例为脑动脉栓塞。导致脑栓塞的栓子主要来源于左心房和心耳部,其中75%来自左心房内附壁血栓,25%则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所致。

2. 周围动脉栓塞

约80%的周围动脉栓塞患者伴有房颤。房颤患者的心脏附壁血栓脱落后,随动脉血流进入体循环远端,可能引发急性动脉栓塞,导致肢体缺血、疼痛甚至坏死。

3. 肺栓塞

房颤患者右心的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肺动脉及其分支的阻塞,形成肺栓塞。肺栓塞是一种高危急症,其病死率高达20%~40%,需要及时诊断和处理。

4. 心功能不全

房颤的心室率与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当房颤伴随快速心室率时,特别是对于心功能较差的患者,会导致心排血量显著下降,进而引发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可能并发急性心力衰竭。

5. 心脏性猝死

快速房颤时,心室率显著加快,导致有效心输出量减少和冠状动脉灌注量下降,可能引发心脏骤停,甚至导致心脏性猝死。

房颤的流行病学数据

危害类型发生率/比例主要来源
脑动脉栓塞2%~6%左心房附壁血栓(75%)
周围动脉栓塞80%伴房颤心脏附壁血栓脱落
肺栓塞病死率20%~40%右心血栓脱落

总结

心房颤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其危害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致命的并发症。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降低房颤相关的风险至关重要。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