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溶血病是一种由母子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性疾病,属于同族免疫性溶血。在中国,大多数新生儿溶血症病例属于ABO溶血病。
ABO溶血病的发生是由于母体和胎儿的ABO血型不相容,母体产生的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导致红细胞破坏和溶血。此病多见于母亲血型为O型,而胎儿血型为A型或B型的情况。
为了监测ABO溶血病的风险,应在妊娠期间定期进行抗体效价检查:
抗体效价的正常值为小于1:64。如果抗体效价为1:64,则无需特殊处理。
抗体效价 | 可能风险 | 建议处理 |
---|---|---|
1:64 | 无明显风险 | 无需处理 |
1:128 | 胎婴儿可能发生溶血病 | 可服用茵陈蒿汤,预防早产、流产及溶血。 |
1:512以上 | 病情严重 | 建议进行羊水检查,并结合既往不良分娩史考虑终止妊娠。 |
当抗体效价持续升高时,可在妊娠30-32周采取以下综合治疗措施:
为了降低ABO溶血病的发生风险,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尤其是抗体效价的监测。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感染和其他可能影响胎儿健康的因素。
ABO溶血病的早期检测和干预对于保障母婴健康至关重要,通过定期检查和科学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