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热怎样进行家庭护理?

宝宝发热的护理指南

作者: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苏宇飞 急诊科 主任医师

发热过程的三个阶段

宝宝发热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每个阶段的表现和护理重点如下:

1. 体温上升期

  • 特点:产热增多,散热减少,宝宝可能会感到畏寒、打寒战。
  • 护理建议:适当增加衣物或盖被子以保暖,避免因寒冷引起不适。

2. 高温持续期

  • 特点:身体开始散热,皮肤温度上升,宝宝可能会感到身体发热。
  • 护理建议:适当减少衣物,帮助散热,确保宝宝的舒适感。

3. 体温下降期

  • 特点:身体通过大量出汗降温,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
  • 护理建议:及时为宝宝补充水分,避免脱水情况发生。

居家护理的关键点

在宝宝发热期间,正确的居家护理至关重要。以下是具体的护理建议:

1. 体温监测与药物使用

  • 当宝宝腋温≥38.2℃,或因发热感到明显不适时,可使用解热镇痛药。
  • 药物使用需遵医嘱,避免过量或频繁用药。

2. 饮食管理

  • 补充充足水分,避免脱水。
  • 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米粉、菜肉粥,少吃多餐。
  • 发热期间不要添加新的辅食品种,退热后饮食逐步恢复正常,避免胃肠功能减弱引起消化不良。

3. 活动与隔离

  • 如果天气良好且宝宝状态允许,可适度外出活动。
  • 若发热由传染性疾病引起,应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以防交叉感染。

注意事项

宝宝发热时,家长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 高热持续不退。
  • 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如抽搐、精神萎靡等。
  • 出现明显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

结论

宝宝发热是常见的症状,家长应根据发热阶段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确保宝宝的舒适与安全。

参考来源

本文内容参考自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结合现代儿科护理指南整理。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