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的相关知识
定义与高发年龄段
小儿肠套叠指一部分肠管被另一部分肠管套住,常见于3个月至6岁的宝宝,其中大部分发生在1岁以内。
治疗方法
- 钡灌肠、气灌肠:在x线监视下,向宝宝直肠内加压灌气或灌入钡浆,也可在B超监视下灌注盐水,使套叠的肠部复位。该方法治疗效果较好,一般24小时内接受治疗的患者90%以上可复位成功,且极少复发。
- 结肠镜治疗法:可用于肠套叠复位,但目前使用较少,缺乏相应经验,不推荐使用。
复位成功的表现
- 宝宝腹部肿块消失。
- 大便颜色从血性便转变为正常黄色。
- x线检查显示之前的肠套叠部位消失。
未及时治疗的后果及处理
若肠套叠未及时治疗,会造成肠穿孔、肠坏死,此时需进行开腹手术将套叠部位复位或切除坏死的肠道。
结论:小儿肠套叠应尽早治疗,常用钡灌肠、气灌肠等方法,若未及时治疗会有严重后果。
参考权威站点来源:目前医学专业书籍及相关医学学术网站,但未明确具体引用文献。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