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在出生前或出生时就存在的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出生缺陷可能影响身体的任何部分,并可能导致终身残疾或死亡。
在全球范围内,出生缺陷的发生率较高,尤其在人口基数较大的国家和地区更为显著。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每年的出生缺陷病例数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在中国,每年能够用肉眼观察到的出生缺陷病例约为30万例。然而,有些出生缺陷的症状可能在婴儿出生后的多年内才逐渐显现。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每年新增的先天残疾儿童总数约为80万至120万,占整体儿童数量的4%至6%。
近年来,围产期(指妊娠28周至出生后7天)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在中国,每年新增的出生缺陷病例约为90万例,发生率约为60%。
出生缺陷不仅对患儿及其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还对社会医疗资源和残疾人口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
为了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政府和医疗机构需要加强孕前咨询、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筛查,同时加大对出生缺陷治疗和康复的投入。
出生缺陷的高发率和严重后果提醒我们,预防和治疗出生缺陷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