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搐搦症:症状、原因及治疗方法详解
什么是手足搐搦症?
手足搐搦症是一种由代谢失调引起的病症,主要表现为手足肌肉的不自主抽搐。该病症多见于3-9个月的婴幼儿,尤其在春冬季节发病率较高。由于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代谢调节能力较弱,因此更易受到外界环境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手足搐搦症的主要原因
- 缺钙:钙是神经肌肉正常功能的重要元素,缺钙会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从而引发抽搐。
- 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不足会影响钙的吸收,进一步加重低钙血症。
- 代谢紊乱:如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其他代谢问题也可能导致手足搐搦症。
手足搐搦症的症状表现
- 手足肌肉反复性抽搐,常伴有紧张感。
- 部分婴幼儿可能出现喉痉挛,表现为呼吸困难或声音嘶哑。
- 严重时可能伴随高热或意识模糊。
手足搐搦症的治疗方法
1. 急救处理
当宝宝出现手足搐搦症状时,家长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 用指甲按压鼻孔下方的人中穴,帮助缓解症状。
- 如具备条件,可采用针灸疗法,针刺人中、合谷、印堂等穴位。
- 如果宝宝出现喉痉挛,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 如伴随高烧,应进行物理降温,可用温水或酒精擦拭手脚心、腋下及大腿根部。
2. 钙剂治疗
手足搐搦症的根本原因是缺钙,因此补钙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但需注意:
- 在补钙前,应通过血钙检测确诊为手足搐搦症。
- 补钙时可选择医生推荐的钙剂,同时配合维生素D以提高钙的吸收率。
预防手足搐搦症的方法
- 均衡饮食,确保宝宝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
- 多带宝宝晒太阳,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 定期体检,关注宝宝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
重要提示
手足搐搦症一旦发作,应立即送医治疗,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家长切勿自行用药或拖延病情。
结论
手足搐搦症虽常见于婴幼儿,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避免其对宝宝健康的长期影响。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