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早期母乳的分泌情况及泌乳量与母乳喂养的时间和早晚泌乳反射的建立密切相关。产后早期进行母乳喂养能刺激乳汁的早期分泌。新生儿出生30分钟内吸吮能力最强,此时若泌乳量高且哺乳时间长,有助于母乳喂养成功。所以,妈妈和宝宝应在同一房间,以便及时进行母乳喂养。
要按需母乳喂养,勤哺乳,先吸吮一侧乳房,再吸吮另一侧。若宝宝未将乳汁吸空,应挤出多余乳汁。早期母乳喂养次数每日不少于10 - 12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这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此外,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应多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养成定期哺乳的习惯。
母乳喂养期间,要确保母亲有足够的营养吸收,但不宜过度进补。鼓励母亲少食多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汤,多食用有助于下奶的食品,如花生、黄花菜、木耳、蘑菇等。
产后抑郁症会导致乳汁分泌减少。母乳喂养的母亲需调整心态,保持乐观舒适的情绪,避免过度的精神刺激,防止乳汁分泌异常。
综上所述,通过母婴同室、养成良好哺乳习惯、保证营养摄入和预防产后抑郁症等措施,可有效预防产后缺乳。
参考权威站点来源:目前并无特定权威站点来源,此内容整合自常见的产后护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