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治疗方法及目的
目前,针对心力衰竭的治疗有一套系统且有效的方法。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策略:
- 对于可能发生心力衰竭的高危人群,重点在于预防初始的心肌损害。
 - 在心力衰竭无症状期,主要任务是逆转和阻断心脏重构。
 - 对于已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需防止和延缓心脏重构的恶性循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死亡率。
 
具体的治疗手段包括:
- 纠治心力衰竭的原发疾病,处理诱发因素。
 - 通过休息、使用镇静剂及饮食控制,减少水钠潴留,减轻心脏负担。
 - 纠正代谢紊乱,改善心功能。
 - 合理应用强心剂、血管扩展剂、利尿剂、ACEI、ARB、CC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药物,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心力衰竭进展并延长生命。
 - 必要时采用机械辅助循环、心脏移植等非药物治疗方法。
 
心力衰竭治疗的目的是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采取多种措施防止和延缓心肌重构的发展,限制神经体液过度激活,改善细胞因子活性,减少体液潴留,防止肾功能不全,预防无症状的心功能不全恶化,防止心力衰竭综合症的进展,最终降低心力衰竭的死亡率和住院率。
结论:心力衰竭的治疗需分阶段采取针对性策略,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以实现降低死亡率和住院率的目标。
参考权威站点来源:美国心脏协会(https://www.heart.org)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