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检查是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措施,准妈妈在确诊怀孕并决定保留胎儿后,医生通常会建议定期进行孕期检查。整个孕期检查一般分为10次,每次检查的时间和内容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目的。
在怀孕12周左右,准妈妈需要进行第一次孕检。这次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孕妇健康手册”,用于记录后续每次孕检的结果。医生通常会进行一些基础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压测量等,以评估孕妇的整体健康状况。
从这次开始,准妈妈需要进行一些常规的基础检查,例如称体重、测量腹围、问诊等。这些数据将帮助医生监测孕妇的体重增长和腹部变化是否符合预期。
这一阶段的检查主要是常规例行检查,医生会继续监测孕妇的基本健康指标,并可能进行胎儿发育情况的初步评估。
在此阶段,医生会加入妊娠糖尿病的筛查。这项检查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来评估孕妇是否存在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
这一阶段的检查内容包括乙肝、梅毒等传染性疾病的筛查。这些检查有助于预防母婴垂直传播,并确保胎儿的健康。
在此阶段,医生会重点检查孕妇是否存在水肿和子痫前症的风险。子痫前症的评估主要通过血压测量和尿蛋白检测来进行。
通过B超检查,医生可以判断胎儿的体重、发育情况以及羊水量是否正常。这是评估胎儿健康的重要阶段。
从36周开始,孕妇需要进行胎儿监视(胎心监护),以确保胎儿在子宫内的健康状况。
这一阶段的检查内容与第八次孕检类似,重点是持续监测胎儿的健康状况。
在孕期的最后阶段,医生会检查胎位是否正常,并评估分娩的准备情况。如果胎儿超过预产期,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干预措施。
孕期检查是确保母婴健康的重要保障,每次检查的时间和内容都经过科学设计,准妈妈们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