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HBV)感染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体液传播以及母婴垂直传播。针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需要治疗的问题,全国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肝病信息总部沈启明教授指出,传统上被称为“健康携带者”的人群,现在更准确的定义是“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
在体检中发现乙肝表面抗原(HBsAg,俗称澳抗)阳性者,需要进一步进行乙肝五项检测(俗称“两对半”),以明确病毒在体内的存在形式。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检测结果主要用于评估病毒的复制活跃程度和传染性,并不能直接反映病情的轻重。
绝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是乙肝患者。携带者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且肝功能正常。除少数涉及食品加工、保育等特殊行业外,这部分人群可以正常工作与学习,不应受到歧视。
乙肝治疗的主要目标包括:
需要强调的是,只有少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治疗实现病毒标志物的完全转阴。
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随访,监测肝功能和病毒载量,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社会应加强对乙肝知识的普及,减少对携带者的歧视,营造公平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需要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科学检测与合理评估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