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炎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特别是在女性中更为多见。它是由尿道黏膜的炎症引起的,通常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此外,根据病原体的不同,还可分为非特异性尿道炎和淋菌性尿道炎。了解尿道炎的症状和相关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避免病情加重。
尿道炎患者常会出现尿道分泌物增多的情况,分泌物通常较少、稀薄,呈粘液性或粘膜脓性。特别是在较长时间未排尿(如晨起)时,尿道外口可能会溢出少量分泌物。有时,这些分泌物会在晨起时形成痂膜,封住尿道口或污染内裤。在检查时,需由后向前挤压前尿道,可能会有少量分泌物溢出。但也有患者可能仅有症状而无分泌物,或无症状但有分泌物。
尿道炎常与淋病同时感染。在这种情况下,淋病症状通常先出现,经抗淋病治疗后,虽然淋球菌被青霉素杀死,但衣原体或支原体可能依然存在,导致尿道炎症状在感染1-3周后发作。这种情况容易被误认为淋病未治愈或复发。
如果尿道炎未能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男性患者可能出现急性附睾炎、前列腺炎、结肠炎或咽炎;女性患者则可能出现宫颈炎、宫颈糜烂、前庭大腺炎、阴道炎、输卵管炎、盆腔炎,甚至导致异位妊娠或不孕。
新生儿通过感染的产道可能在出生后3-13天内出现眼结膜炎,表现为眼部粘液脓性分泌物增加,通常不侵犯角膜。此外,出生2-3周后,新生儿可能发生肺炎,其特点为呼吸急促但不发热,其中约半数患儿伴有眼结膜炎。
尿道炎虽然是一种常见疾病,但通过了解其症状、并发症以及预防措施,我们可以在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避免病情恶化,保护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