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健康是每位父母最关心的事情。然而,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小病小痛,其中发烧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烧通常是身体对抗感染的一种自然反应,尤其是病毒感染。
一般来说,如果宝宝的体温不超过38.5℃,家长可以通过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拭、保持室内通风等)来帮助宝宝缓解不适,并配合一些安全的儿童药物。如果体温超过38.5℃,或者宝宝有惊厥史,则需要及时使用退烧药。
中成药通常适用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具有解热、抗菌、抗病毒和抗惊厥的作用,同时还能缓解感冒的其他症状,如头痛、流鼻涕、咽喉红肿、口渴、小便黄、大便干等。许多中成药明确标注了儿童的用法和用量,部分药物甚至适用于新生儿。
西药中,对乙酰氨基酚(如百服宁、泰诺林)和布洛芬(如美林)是儿科医生推荐的两种常用退烧药。这两类药物临床使用广泛,安全性较高。
| 年龄 | 体重范围 | 推荐滴剂用量 |
|---|---|---|
| 6~11个月 | 5.5~8公斤 | 1滴管 |
| 12~23个月 | 8.1~12公斤 | 1.5滴管 |
2岁以上的宝宝可以使用口服液,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选择咀嚼片,这种药物通常带有水果味,孩子更容易接受。
宝宝发烧时,家长需根据体温情况选择适当的护理方式和药物,并严格遵循用药指导,必要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