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吃什么药

宝宝发烧吃什么药

宝宝发烧护理指南:用药选择与注意事项

宝宝发烧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原则

宝宝的健康是每位父母最关心的事情。然而,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小病小痛,其中发烧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烧通常是身体对抗感染的一种自然反应,尤其是病毒感染。

一般来说,如果宝宝的体温不超过38.5℃,家长可以通过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拭、保持室内通风等)来帮助宝宝缓解不适,并配合一些安全的儿童药物。如果体温超过38.5℃,或者宝宝有惊厥史,则需要及时使用退烧药。

推荐药物及其作用

1. 中成药

中成药通常适用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具有解热、抗菌、抗病毒和抗惊厥的作用,同时还能缓解感冒的其他症状,如头痛、流鼻涕、咽喉红肿、口渴、小便黄、大便干等。许多中成药明确标注了儿童的用法和用量,部分药物甚至适用于新生儿。

2. 西药

西药中,对乙酰氨基酚(如百服宁、泰诺林)和布洛芬(如美林)是儿科医生推荐的两种常用退烧药。这两类药物临床使用广泛,安全性较高。

用药注意事项

1. 根据剂型选择

  • 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百服宁、泰诺林):有滴剂、口服液、咀嚼片三种剂型。
  • 布洛芬类药物(美林):仅有滴剂和口服液两种剂型。
  • 1岁以下婴儿建议使用滴剂,因其浓度低、刺激性小。

2. 按体重用药

年龄体重范围推荐滴剂用量
6~11个月5.5~8公斤1滴管
12~23个月8.1~12公斤1.5滴管

3. 年龄较大的孩子用药

2岁以上的宝宝可以使用口服液,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选择咀嚼片,这种药物通常带有水果味,孩子更容易接受。

4. 避免使用的药物

  • 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可能引起较大的副作用,不建议用于儿童。
  • 吲哚美辛(消炎痛):对胃部刺激较大,不适合儿童使用。

5. 用药时长与频率

  • 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退烧药,若发烧持续超过两天,建议更换药物。
  • 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如百服宁、泰诺林):每日最多4次,每次间隔至少4小时。

结论

宝宝发烧时,家长需根据体温情况选择适当的护理方式和药物,并严格遵循用药指导,必要时及时就医。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