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膜炎是一种起病迅速、病情进展快、潜在危害大的严重感染性疾病。与普通脑膜炎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临床表现急剧,病势凶猛,变化迅速。由于症状初期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常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进而可能引发严重的后遗症。
急性脑膜炎的发病通常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关,病程初期的1~2天内,症状可能类似于普通感冒,包括全身不适、咽痛和头痛等。然而,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迅速出现以下症状:
2岁以下儿童的症状与年长儿童有所不同,通常表现为:
新生儿患者的症状更加隐匿,可能包括高热、易激惹、嗜睡、黄疸和呼吸困难,且神经系统表现较少。这类患者通常有早产、产伤或母亲感染史。
急性脑膜炎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以下是主要的诊断依据:
某些病原体如肺炎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可能在早期即出现局部脑体征,例如持续性脑部损害和难以控制的癫痫发作。此外,肺炎球菌脑膜炎患者中眼球运动障碍的发生率较高。随着病程进展,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眼底水肿,甚至因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形成。
在脑膜炎流行期间,如果患者病程进展迅速,伴有皮肤黏膜瘀点或瘀斑迅速扩大,并出现休克,应高度怀疑脑膜炎球菌脑膜炎,并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急性脑膜炎是一种需要高度警惕和快速诊断的疾病,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对于减少后遗症和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