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因与病理机制
概述
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软脑膜和蛛网膜下腔的炎性病变。了解其致病原因和病理机制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致病菌
化脓性脑膜炎的常见致病菌包括:
此外,其他可能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原菌还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变性杆菌、厌氧杆菌、沙门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
病理机制
不同病原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在病理改变上具有相似性,其主要机制包括:
- 致病菌通过血液循环侵入蛛网膜下腔,由于脑脊液缺乏有效的免疫防御,细菌迅速繁殖。
- 细菌的菌壁抗原及炎性反应介导因子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促使中性粒细胞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发炎症反应。
病理表现
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病理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软脑膜及大脑浅表血管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内形成大量脓性渗出物,覆盖脑表面并沉积于脑沟及脑基底池。
- 脓性渗出物的颜色因病原菌种类而异:
- 脑膜炎双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灰黄色
- 肺炎链球菌:淡绿色
- 流感嗜血杆菌:灰色
- 铜绿假单胞菌:草绿色
- 脓性渗出物可能阻塞蛛网膜颗粒或脑池,导致脑脊液吸收和循环受阻,从而引起交通性或梗阻性脑积水。
- 显微镜下可见蛛网膜下腔内大量多形核粒细胞及纤维蛋白渗出物,革兰染色后可发现细胞内外的病原菌。邻近软脑膜的脑皮质可能出现轻度水肿,严重者可伴随动脉炎、静脉炎或血栓形成。
结论
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病理机制复杂且危害严重的疾病,早期识别致病菌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是提高患者预后和生存率的关键。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