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检查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检查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检查与诊断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一种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所引起的血液疾病,其特点是红细胞和其他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异常。以下是关于该疾病检查和诊断的详细信息。

检查项目

1. 血象检查

血象检查是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重要步骤,具体表现包括:

  • 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MCV > 100fl)。
  • 可能出现全血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减少,但通常比贫血程度轻。
  • 血涂片中可见多数大卵圆形红细胞。
  • 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部分细胞分叶达到5叶或6叶以上。
  • 偶见巨大血小板,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高。

2. 骨髓象检查

骨髓象检查可进一步确认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存在,特点包括:

  • 骨髓增生活跃,红系细胞增生显著。
  • 红系细胞各阶段均较正常大,表现为核质发育不平衡(胞质发育快于胞核)。
  • 核染色质呈分散的颗粒状浓缩。
  • 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系统也可见巨型改变,晚幼粒细胞和杆状核粒细胞尤为明显。

诊断标准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主要依据血细胞形态学特点和临床表现,具体标准如下:

  1. 存在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的病因及相关临床表现。
  2. 外周血呈大细胞性贫血(MCV > 100fl),红细胞多呈大卵圆形,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5叶者 > 5%,或出现6叶者)。
  3. 骨髓检查显示典型的巨型改变,巨幼红细胞占比 > 10%,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系统也有巨型改变,无其他病态造血表现。
  4. 血清叶酸水平降低(< 6.81 nmol/L),红细胞叶酸水平降低(< 227 nmol/L),或维生素B12水平降低(< 75 pmol/L)。

补充背景信息

叶酸和维生素B12是人体造血功能的重要营养素。叶酸广泛存在于绿色蔬菜、豆类和肝脏中,而维生素B12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品。缺乏这些营养素可能与饮食不均衡、吸收障碍或某些慢性疾病有关。

权威参考

有关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更多信息,可参考以下权威资源:

结论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依赖于血液和骨髓检查结果,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营养状况,明确病因是治疗的关键。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