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幼细胞性贫血是一种由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引起的贫血类型,其主要病因是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此外,遗传性因素或某些药物导致的获得性DNA合成障碍也可能是诱因。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核心机制在于DNA合成障碍,这种障碍会影响红细胞、粒细胞及巨核细胞等多种细胞的发育和分裂。以下是主要病因: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主要特征包括:
如果不及时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可能引发以下并发症:
严重贫血可能导致心肌缺氧,从而引发心力衰竭。维生素B12缺乏会影响心肌能量代谢,加重心功能障碍。因此,治疗时需特别关注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并采取必要措施。
由于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患者可能出现出血症状,严重时甚至发生脑出血或其他部位出血。
无效造血导致血细胞破坏增加,可能引起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诱发痛风,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严重贫血可能导致外周神经炎,甚至出现精神异常,如情绪低落、兴奋不安或梦游症等。这可能与维生素B12缺乏对脑神经组织的影响有关。
巨幼细胞性贫血并不可怕,只要及时发现和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完全康复。轻症患者通过改善饮食习惯(如避免偏食、挑食)、合理烹调及科学喂养即可自愈。对于严重病例,需补充维生素B12或叶酸,并针对并发症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