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综合病征。这种疾病会导致骨髓无法正常生成足够的血细胞,从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再障不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对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根据统计数据,再障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较低,但其危害性极高。在血液病中(包括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粒细胞白血病、地中海贫血、淋巴白血病等),再障和白血病的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80%,而急性再障和白血病的死亡率更是高达95%。
全球范围内,奥地利是再障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在中国,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4至6人,其中山东、黑龙江、河北、湖南、浙江和江苏等省份为高发地区。
| 疾病名称 | 主要特点 | 死亡率 |
|---|---|---|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 80%(急性型高达95%) |
| 白血病 |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 80%(急性型高达95%) |
| 溶血性贫血 | 红细胞过早破坏 | 相对较低 |
再障的成因复杂,包括遗传因素、环境暴露(如化学毒物、辐射)、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紊乱等。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异常可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病,尽管其发病率较低,但因其高致死率而备受关注。早期诊断和科学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