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草和白通草是两种具有药用价值的中药材,常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以下是它们的详细介绍,包括来源、功能主治、采集方法及分布等信息。
别名:通草的别名包括寇脱、离南、通脱木、葱草、白通草、通花、通大海、五加风、大木通。
来源:通草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学名:Tetrapanax papyriferus)的干燥茎髓。
通草具有多种药用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植物特性:通脱木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生长于海拔2800米以下的向阳肥沃地区,或人工栽培环境中。
分布范围: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及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通草的采集通常在秋季进行,选择3年以上的成熟植株。采集时割取合适的木茎,趁鲜切成段,用细木棍或圆竹筒捅出髓部,轻轻理直后晒干,并存放于干燥处。
通草作为传统中药材,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在利尿通淋和促进乳汁分泌方面表现突出。
本文内容参考自NCBI数据库及《中国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