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什么是黄疸?

黄疸是一种由于血清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而引起的症状。当胆红素水平过高时,会导致皮肤、黏膜和巩膜呈现黄色。这种现象被称为黄疸。

黄疸的发生与胆红素代谢密切相关,可能是由于胆红素生成过多、代谢障碍或排泄受阻引起的。在新生儿中,黄疸通常是暂时的,并可能与正常的生理过程有关。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并非由疾病引起。它是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导致胆红素代谢能力不足,从而引发的暂时性黄疸。

  • 发病率:约50%-60%的足月新生儿和约80%的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
  • 症状:皮肤、巩膜轻度发黄,通常在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4-5天达到高峰,7-10天逐渐消退。
  • 特点:新生儿一般无其他不适症状,黄疸程度较轻。

生理性黄疸的原因

生理性黄疸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 新生儿红细胞数量较多,破坏后产生的胆红素增加。
  2. 肝脏酶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限。
  3. 肠道菌群尚未建立,胆红素的排泄和代谢效率较低。

如何区分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尽管生理性黄疸是正常现象,但需要与病理性黄疸进行区分。以下是一些关键指标:

指标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
出现时间出生后2-3天出生后24小时内
持续时间足月儿7-10天,早产儿可延长至2周时间较长,或反复出现
黄疸程度轻度中重度,伴有其他症状

相关文章推荐

结论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大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处理,但家长需密切观察,必要时咨询医生以排除病理性黄疸。

参考资料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