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油的制作方法

【导读】奶油的制作方法有哪此?奶油的脂肪含量比牛奶增加了20~25倍,而其余的成分如非脂乳固体(蛋白质、乳糖)及水分都大大降低,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含量很高的调料。奶油是制作蛋糕点心所需的调料,自己制作奶油的方法有很多。

奶油的脂肪含量比牛奶增加了20 - 25倍,其余成分如非脂乳固体(蛋白质、乳糖)及水分则大幅降低。它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含量很高的调料,常用于制作蛋糕点心。

买来的淡奶油需储存在适当条件下。未开盒的奶油,在低温下储存时间较长,10度以下可储存半个月左右。未打发的奶油在储存中不能反复解冻、冷冻,否则会影响奶油品质。

待未打发的奶油完全解冻后取出,因为奶油打发前的温度高于10℃或者低于7℃都会影响奶油稳定性和打发量。将奶油倒入搅拌缸内,可适当添加一些柠檬,奶油容量占搅拌缸的10% - 25%。

搅拌方式可以选择用手搅拌或者使用搅拌机。若用搅拌机,以中速或高速(160 - 260转/分)搅拌。打发后的奶油即可使用,待用的已打发奶油要放在冷藏柜中储存。

又称生奶油,是从新鲜牛奶中分离出脂肪的高浓度奶油,呈液状。鲜奶油分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鲜奶油。动物奶油由牛奶中的脂肪分离获得;植物奶油是以大豆等植物油和水、盐、奶粉等加工而成。

黄油是从奶油进一步加工得到的,将奶油用离心器搅拌就可获得。黄油含有一定水分,不含乳糖,蛋白质含量极少。

酸奶油是通过细菌作用对奶油进行发酵,使其乳酸含量在0.5%左右。

综上所述,奶油不仅有多种制作方法和不同种类,还有丰富的衍生产品,在食品制作领域有广泛应用。

参考权威站点来源:目前暂无明确权威站点,相关知识为食品科学领域常见内容。

奶油,也被称为淇淋、激凌、克林姆,是一种乳制品。它是由未均质化之前的生牛乳顶层牛奶脂肪含量较高的一层制得。当生牛乳静置一段时间后,由于密度较低,脂肪会浮升到顶层。在工业化制作程序中,这一过程通常通过分离器离心机完成。

在许多国家,奶油会根据其脂肪含量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等级。

奶油除了常见的液态形式,还可以通过干燥制成粉,以便运输到遥远的市场。

在国内市场,“奶油”一般指黄油。而用于裱花、制作蛋糕等的奶油在市场上被称为淡奶油、鲜奶油等(Wiping Cream),判断时应以包装上的英文名为准。

奶油是把牛奶经过分离,利用离心力不同,将脂肪分离出来,剩下的便是脱脂奶。从通俗意义上讲,奶油就是乳中的乳脂肪。

奶油相当油腻,热量很高,其62%的脂肪都由饱和脂肪酸组成。它还含有胆固醇,每30毫升奶油的胆固醇含量在10至38毫克,具体数值取决于其脂肪含量。与牛奶相比,奶油的脂肪含量增加了20 - 25倍,而其余成分如非脂乳固体(蛋白质、乳糖)及水分都大大降低。不过,奶油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含量很高的调料。

综上所述,奶油在食品行业应用广泛,有多种类型和形态,同时在营养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但因其高热量和高饱和脂肪酸含量,食用时需注意适量。

参考权威站点来源:本文内容为综合常见食品知识整理,暂未引用特定权威站点。

奶油是一种高热量的食品,其脂肪含量非常高,约62%的脂肪由饱和脂肪酸组成。每30毫升奶油的胆固醇含量在10至38毫克之间,具体取决于其脂肪含量。与牛奶相比,奶油的脂肪含量增加了20~25倍,而蛋白质、乳糖及水分等成分则大大降低。奶油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调味品。

奶油的高热量和丰富的维生素含量,使其特别适合以下人群:

由于奶油的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特性,以下人群应避免或限制食用:

植物奶油的主要成分是氢化油(又称植物黄油),会产生大量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被证实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婴幼儿食品中禁止使用植物奶油。

奶油是一种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适量食用有助于补充营养,但过量摄入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奶油(Cream),又称淇淋、激凌、克林姆,是一种由牛奶中脂肪含量较高的部分制成的乳制品。它通过离心分离技术,从未均质化的生牛乳中提取顶层的乳脂肪制成。奶油在乳制品中以其高脂肪含量和独特风味而著称。

奶油的生产过程主要依赖于离心分离技术。通过利用牛奶中脂肪和其他成分密度的差异,脂肪被分离出来,形成奶油,而剩余的部分则成为脱脂奶。

奶油的脂肪含量远高于普通牛奶,其脂肪含量通常是牛奶的20~25倍。以下是奶油的主要营养成分:

奶油的保存需要特别注意,以保持其风味和品质:

奶油热量较高,适量食用为宜。由于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较高,过量摄入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建议在饮食中合理搭配其他低脂食品。

奶油广泛用于烹饪和烘焙中,常见的用途包括:

奶油是一种高脂乳制品,因其丰富的营养和多样的用途而备受欢迎。然而,在享受奶油美味的同时,应注意控制摄入量,以维持健康的饮食平衡。

奶油作为一种常见的烹饪食材,广泛应用于西餐中。然而,对于普通的中国家庭来说,使用奶油做菜可能并不常见。近年来,由于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动物性油脂的摄入有所顾虑,转而选择植物奶油。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市售的植物奶油通常经过氢化处理,会形成一种被称为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的物质。这种脂肪酸已被证实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长期食用可能对健康不利。

以下为两道简单且美味的奶油菜肴,适合家庭烹饪:

主要原料: 圆白菜500克、奶油75克。

调料: 盐、鸡精、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

营养价值: 圆白菜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同时还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和预防便秘。

主要原料: 冬瓜500克、炼乳20克、熟火腿10克。

调料: 精盐、鲜汤、香油、淀粉、味精适量。

做法:

营养价值: 冬瓜低热量且富含膳食纤维,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

尽管奶油可以为菜肴增添风味,但由于其高脂肪含量和潜在的健康风险,建议适量使用。此外,尽量选择天然奶油,避免使用含有反式脂肪酸的植物奶油。

结论:奶油可以为菜肴增添独特的风味,但需注意适量使用以维护健康,同时选择优质的奶油产品尤为重要。

参考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 反式脂肪酸的健康影响, Healthline - 奶油与植物奶油的对比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
  • 索引
  • 奶油的制作方法
  • 奶油是什么
  • 奶油的适用人群
  • 奶油的贮存
  • 奶油可以做菜吗
  •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