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烤串是许多人聚会时的首选美食,尤其是搭配鹌鹑蛋或鸡翅,再来点小酒,与三五好友畅聊一整晚,简直是人生一大享受。然而,要做出令人垂涎的烤鹌鹑蛋,酱料的调制至关重要。以下为您介绍两种经典的酱料制作方法,让您可以轻松在家尝试,调制出符合自己口味的烤鹌鹑蛋酱料。
蒜味酱料是烤鹌鹑蛋的经典搭配,香浓的蒜香味让人食欲大增。以下是具体的制作步骤:
日式照烧酱料以其甜咸适中的口感深受喜爱,尤其适合搭配鹌鹑蛋等食材。以下是具体的制作步骤:
酱料的种类非常丰富,您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整配方,例如加入辣椒粉增加辣味,或加入蜂蜜提升甜味。无论是蒜味酱还是照烧酱,只要掌握好比例,都能制作出适合自己口味的烤鹌鹑蛋酱料。
通过以上两种酱料的制作方法,您可以轻松在家制作出美味的烤鹌鹑蛋,为您的聚会增添一抹美味的亮点。
烤鹌鹑蛋可是街头小吃里一道美味的小吃哦,逛街饿了,吃几串烤鹌鹑蛋,足够美味到让你悠悠晃晃又逛上几街。那么烤鹌鹑蛋的做法是怎样的呢,自己在家也能做吗。
烤鹌鹑蛋
食材:鹌鹑蛋随意、香油1大勺、海苔片1张、黑胡椒、盐、泰式甜辣酱各适量。
做法:
1、在模具里用刷子刷一层香油,鹌鹑蛋磕开,打进模具里,海苔片剪成碎条;
2、在鹌鹑蛋上撒适量盐、适量胡椒粉,撒适量海苔(部分撒海苔,另一部分烤好后可以抹上自己喜欢的酱料哦);
3、烤箱预热200度,将烤模放入,定时7分钟,中途看到鹌鹑蛋鼓起来时,打开烤箱门,用牙签在每个鹌鹑蛋上戳一下,最后时间到了,拿出即可;
4、胡椒海苔的拿出来就可以吃,还可以挤上适量的抹酱也很美味。
妈网百科叨叨叨:不喜欢吃海苔味的,还可以提前做好烤鹌鹑蛋酱料,直接烤完抹上就可以开吃了哦。
胆固醇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属于脂质的一种。它在细胞膜的构成、激素合成以及维生素D的生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过量摄入胆固醇可能会增加患高脂血症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了解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对于健康饮食尤为重要。
根据营养成分数据,鹌鹑蛋的胆固醇含量约为515毫克/100克。相比之下,鸡蛋的胆固醇含量为585毫克/100克。虽然鹌鹑蛋的体积比鸡蛋小3-4倍,但其胆固醇含量并不逊色,仅略低于鸡蛋。
以下是两者的胆固醇含量对比:
胆固醇并非完全有害,它是脂肪中的“精品”,对人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正常人群无需刻意限制胆固醇的摄入,只需确保血液中胆固醇浓度保持在健康范围内即可。
然而,对于已经患有高脂血症或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应特别注意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量,避免进一步加重病情。
鹌鹑蛋虽小,但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健康人群可适量食用,而患有相关疾病的人群则需谨慎选择。
在众多女性眼中,脂肪是一大天敌,而热量间接反映了食物摄入后,若消耗不完就会转化为脂肪。美味且营养的鹌鹑蛋虽小巧,但爱美的女性对其热量十分关注。
一个鹌鹑蛋的热量为160大卡/千克,而成年人每天所需热量约为2200大卡。每100克卤味鹌鹑蛋的热量约占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普通成年人保持健康每天所需摄入总热量的6%。
总体而言,鹌鹑蛋的热量相对于人体摄入量不算高,但食用时仍需注意适量。
参考权威站点来源:暂无确切权威站点,数据基于一般营养常识和经验。
剥开鹌鹑蛋,能看到其蛋白嫩的模样,触摸有弹性。咬上一口,口感滑嫩,蛋香四溢。
鹌鹑蛋是鹌鹑的卵,营养丰富、味道好且药用价值高。虽体积小,但营养价值与鸡蛋相当,有“蛋中佳品”美称,是天然补品。
它含有蛋白质、脑磷脂、卵磷脂、赖氨酸、胱氨酸、维A、维B2、维B1、铁、磷、钙等营养物质,可补气益血、强筋壮骨。
对于贫血、营养不良、神经衰弱、月经不调、高血压、支气管炎、血管硬化等病人有调补作用,对贫血、月经不调的女性,调补、美颜、美肤功效更显著。
总之,鹌鹑蛋不仅美味,还具有多种营养和保健功效,值得食用。
参考权威站点来源:暂无公开权威数据可明确引用,信息来源于常见的养生科普知识。
鹌鹑蛋除开可以直接煮熟来吃之外,其实还能红烧呢!不过听到红烧鹌鹑蛋,很多小伙伴都满眼的不相信。下面就跟妈网百科一起大开眼界,学习学习吧!
主料:鹌鹑蛋1碗
调料:色拉油适量,冰糖1把,葱1段,姜半块,干辣椒5个,老抽适量,白芝麻少许
做法:
1、将鹌鹑蛋洗净后煮熟,然后去皮备用。
2、姜切片,葱切末备用。
3、准备炒锅,烧热后下油,烧热后放入冰糖,加热到融化。
4、放入鹌鹑蛋快速翻炒,接着可以放入切好的葱末、姜片还有干辣椒。
5、加入老抽和清水,用大火煮开,调成小火慢慢炖10分钟。
6、在准备出锅前的5分钟,开大火收汁,看到汁液收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撒入白芝麻,拌均匀就可以了。
妈网百科小贴士:每次煮鹌鹑蛋,要去壳的时候是不是都特别烦恼,烫手到不行还得面对?可以准备一个有盖子的饭盒,放入全部鹌鹑蛋,盖好盖子,用力上下左右摇晃,不出一会,你就能看到鹌鹑蛋的壳都基本脱落了,此时剥就非常快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