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界,终生追寻音乐理想的音乐人似乎都有一个打不破的魔咒——如何平衡理想与现实,叶圣涛自然也为了打破魔咒付出成倍的努力和创新。还好,他成功了,不仅用作品奠定了亲子音乐圈的教父地位,更唤起人们对流行儿童音乐的全新认知和关注。
与此同时,叶圣涛不再满足现在的成就,他要真正以身作则,用自己对儿童音乐的认识和多年的创作经验,真正为中国甚至全球的孩子做点事情。
已育一儿一女的叶圣涛,父爱之心一天比一天膨胀,如何为两个宝贝留下受用终身的礼物成了他新的小心愿。于是,他有了一个想法:自2017年起至2020年,他要在三年内每天创作一首中英文双语童谣,共1000首,为孩子们谱写一本充满爱的《一千零一夜》的音乐日记,并已创作完成《我们一起数星星》《折纸片》等几十首作品,以中英双语的形式,共同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孩子打造属于他们自己的音乐童年。
放养≠放手 不做“缺失爸爸”
“我特别认同好的音乐应常伴孩子左右,一有机会我就会挑选好的音乐给孩子听,给他营造一个优美的音乐氛围,让他对音乐美感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叶圣涛
“我特别认同好的音乐应该常伴孩子左右,一有机会我就会挑选好的音乐给孩子听,给他营造一个优美的音乐氛围,让他对音乐美感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孩子音乐美感的形成其实无需刻意,更不用强迫,这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现在,只要叶圣涛一创作音乐,孩子就会跑到爸爸身边,做他第一个小听众,说:“爸爸,我以后可以写这样的音乐吗?”这是让叶爸爸最欣慰的地方。
对于孩子的未来,叶圣涛并没有像很多父母那样有着各种各样的”培优计划“,他希望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去自由发挥,选择他们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更不会刻意安排他们的将来。”放养“是他给自己形容的养育观,但放养不等于放手,他认为父亲要带给孩子的是坚韧、坚持到底的品质,对于平衡工作和家庭,他认为理想的状态是每天至少陪伴孩子两个小时,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关键时刻,爸爸的角色不容缺失,因为“你再不陪孩子,他就长大了!”
编辑后记
在《爸爸去哪儿》以前,中国是没有亲子音乐这一说法的,直到叶圣涛的出现把亲子音乐带到音乐的主流。他骨子里有着一个音乐人的热情和不羁,也有一个爸爸该有的谦逊和坚持,在当今“父亲的缺失”变成一个普遍现状之时,他以实际行动用音乐打破父亲和孩子间那层隐形的隔膜,也许,这就是音乐的力量,也是叶圣涛坚持创作亲子音乐的动力。
如想观看更多文章,也可以下载孕育管家app,观看孕期资讯,360°全程管理,呵护孕期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