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网推“首席玩伴养成计”:教懂妈妈,融合爸爸

编辑:Angel

教懂妈妈,融合爸爸

传统意义上男人负责养家,工作比较忙,所以常常只能在“工作间隙”才有陪伴子女的时间。自然而然,妈妈就成了陪伴孩子的主要角色,照顾孩子的衣食起居,关心孩子的学习成长。

但这就是对的吗?现代女性同样有自己的事业,两个人该如何平衡呢?

妈妈网的“首席玩伴养成计”清晰揭示了两个层面的问题:

首先,孩子的童年需要妈妈、也同样需要爸爸的陪伴。

其次,陪伴是由“陪”和“伴”组成的,仅仅陪在孩子身边还远远不够。孩子的成长需要用营养去健康他们的身体,需要用知识去充实他们的大脑,更需要用情感去丰富他们的内心。所以如何与孩子“玩”到一起,让孩子拥有更快乐和健康的童年,让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一种基于亲情的“朋友”关系,让孩子的性格成长更健康,这才是陪伴的真正意义。
拥有10余年母婴社区积累的妈妈网,一向善于把握年轻妈妈最微妙的感情和最难以清晰表达的痛点。这是时间的积累,更是与妈妈们10余年来同频同步的结果。对于“陪伴”这个词显然有更清晰、准确和透彻的表达。一系列的活动不仅教会妈妈如何做玩伴,更将爸爸真正融入了“家庭”这个温馨的概念。

更有趣的是,在这样的活动当中,很多时候不仅仅爸妈是孩子的玩伴,孩子也是爸妈的玩伴,让他们从紧张的生活压力中彻底解脱出来,找到了生活的真趣。

串接消费场景与生活场景,让品牌做家庭的“最佳玩伴”

6月的主题活动吸引了大量品牌和商家参与,范围已经远不止常规意义上的母婴概念。一个貌似常规的亲子社区活动,为什么能吸引母婴之外的大量品牌加入?

联系到参与6月“陪伴”主题活动的几大品牌和商家,我们逐渐在他们的陈述和分析中开始找到答案:
通过融入爸爸这一人群, 妈妈网的6月主题活动已经完整抓住了家庭这一群体中每个重要的消费决策人群。同时,爸爸的加入也让这一场景中涉及的消费内容大大增加。

顺理成章, 结果就是一大群母婴品牌从消费场景毫无滞碍地进入生活场景,进入到他们最爱的高潜力消费者讨论、比较、体验甚至八卦各种品牌的场景中去,这包含了PC端、移动端、尤其是微信端等等各种场景,甚至还将随着妈妈网城市站、华南婴童展和京东的线下布局,一直延伸到现实的场景之中。

更重要的是,家庭类的电子、数码、教育、旅游等行业也同时进入了这些上亿消费者的生活场景之中,而且,这支品牌大军还在不断地扩充中。教育、玩具、旅游、家居、健康成为这中间的五大一级消费热点,这五个热点背后又有金融、保险、汽车、房产等二级消费的巨大空间。

品牌随妈妈网一起进入了家庭的生活场景,而不是在消费场景里用价格、渠道和大投放去苦苦拼争,变成了家庭的“最佳玩伴”,这是一个质的转变。

模式革命,还是新的布局?

记者在全面了解妈妈网6月首席玩伴计划各个组成部分之后,回头检索了妈妈网在4月进行的“读书月”以及5月的“母亲节”等系列,甚至以扫描的方式研究了妈妈网在近两年的动作,意外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在母婴媒体、社区、社群类同行还在热热闹闹融资的时候,妈妈网一场针对自己的场景革命早已悄然无声地展开。

似乎从一年以前甚至更早开始,妈妈网开始有意识地强化对客户品牌的营销支撑,通过国内首屈一指的城市站运营、华南婴童展、月子会所等途径延伸线下市场,种种迹象都反映出妈妈网早早就已经布局家庭消费市场。

同时,妈妈网在2017年伊始就开始打通自己的全平台矩阵,从PC端到移动端到线下,为客户的品牌提供了全时态、全场景的品牌植入,每个月的主题活动都充分调动妈妈甚至家庭人群的各个角度和层面,场景全覆盖而不是版块单点出击,多年来各大品牌一力推行的“整合营销”在这里被重提,被完整诠释,被执行到底。

而近期妈妈网宣布与京东携手推进“京妈计划”,联合打造“消费场景+生活场景“的模式,为品牌营销揭开了新场景的帷幕。尽管这种模式由于两者同时拥有的极高“信任度”而难以复制,但已经有不少品牌商家提前意识到这里面蕴含的巨大价值,欢快地加入了这一阵营。

10余年来,妈妈网从社群到媒体、从线上到线下,每一步战略上的变动都走在行业之前,每一个全新的决策都将行业带入一个新的视野,每一次与合作伙伴的“携手”都带来巨大的价值。这样完整、前瞻的战略规划,似乎是在互联网这个你方唱罢我登场、人来人去无旧人的行业一直长盛不衰的关键原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