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钱?还是虚荣心作祟?】
很多人说,
女大学生尚未踏出社会,
按道理,学校内谈不上花大钱,
而家里给的生活费也能满足日常的基本花销,
再不然,还可以靠自己去勤工俭学做兼职赚零用钱。
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女生,
明知做法危险,还是不顾后果,
“交出尊严”,进行“裸贷”呢?
据路边社的说法,在这数万“裸贷”大军当中,有极大一部分女生是因为“日常花销谈恋爱需要钱周转”以及“出于虚荣心购买奢侈品”而贷款的。这两个理由在中国的传统主流价值观念里,是绝对难以接受的!
“裸贷”原因,究其到底,其实是涉事女大学生的警惕性缺乏和价值观的错位!
(1)扭曲的价值观
通过媒体曝光的这部分贷款大学生,大部分人并不是因为生活穷困潦倒,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情况;更多的是为了高端手机、名牌包包和衣服等。
这部分的女大学生,未学会赚钱技能却渴望不劳而获,获得更多与自己偿还能力“不等价(不匹配)”的东西。这种价值观的错位,呈现女大学生们不对称的消费能力和信用水平:这头是“屌丝”的信用水平,那头是“中产”的消费水平。
(2)缺乏警惕性
如今,关于校园贷新闻不绝于耳。其实,在那些看似安全的“校园贷”背后,隐藏的都是满满的套路和贷款“陷阱”。“裸贷”的出现,正是突出“借贷便捷”这一点来“利诱”学生:仅需提供“裸照”,便能毫无条件的轻松借到你想要的金额,且没有任何抵押,三五分钟就能通过审核,当天就能放款提货。
但是世上真的有如此“利己不利人”的好事发生吗?只怕“便捷借款”的背后,是一个莫大的泥潭深沼等着你!
“裸贷”,揭示出了校园网贷行业的乱象丛生,既暴露出了涉事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错位,更表明了金融监管机构灰色空白地带的监管乏力。政府和家长都有责任对孩子的错误“借贷”行为进行提前干预:政府方面应该加强对“校园贷”的平台监督,而家长则应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孩子真实的内心想法,对孩子的一些错误的想法苗头及时纠正。
相信各位父母,看见“裸贷”新闻后都会胆战心惊,担心自家孩子会否长大后会否犯一样的错误?